美团没有停火权
日期:2025-07-18 18:30:11 / 人气:46

温斯顿・丘吉尔曾这样形容一战的爆发:“一个个可怕的假设,全都凑到一起了。” 原本关系紧张的几方做着最坏打算并认为能获胜,这些准备却最终导向了那场谁也不愿看到的大战,欧洲沦为焦土,美日趁机崛起。这句话印在《八月炮火》开篇,肯尼迪总统处理古巴危机时读到此书深受启发,最终避免了一场大战。而这本书也是王兴最爱的书之一,在 7 月 16 日的采访中,美团核心业务操盘手王莆中多次用 “一战” 类比当下的外卖大战。
这场战争愈演愈烈,仅一个季度,参战各方计划投入超 500 亿元,将市场单日订单量从年初的 1 亿单强行推高至创纪录的 2.5 亿单。一方是投入巨资、决心 “掀桌子” 的挑战者,另一方是高调宣布战报、用 1.5 亿单日订单反击的美团。王莆中喊话称这样的 “卷” 在伤害行业,毫无意义,最终只剩泡沫,这些言论被视作美团想要停战的信号。美团作为市场主导者,王莆中反复强调其在精细运营上的优势,能用更低成本完成补贴、带来更多单量。但问题是,美团因此就拥有单方面叫停战争的权力,拥有真正的 “停火权” 吗?
外卖大战的意义之争
王莆中称这场战争没必要、没意义,大致有两个论据:一是美团有更好的打补贴能力,“这是我们近十年锻炼出来的”;二是外卖利润率低,市场天花板不高,“去年行业利润总计 300 亿元,利润率排互联网行业倒数几位,电商则有 6000 亿元利润”。一边秀肌肉,一边倒苦水,意思是告诉对手打不赢这场仗,即便打赢也没用,赢来的都是泡沫,不如专心做好主业。
在王莆中的叙事里,美团是被动卷入非理性战争的清醒行业领导者,竞争对手发起的补贴战是非理性的,希望大家回归理性。但我们需跳出这种二元对立逻辑。王莆中熟悉一战历史,理应清楚战争核心不是 “非理性” 对抗 “理性”,而是不同角色的战略需求冲突叠加对未来局势的焦虑。
美团作为在位者,核心战略需求是维护现有生态的稳定和盈利性。它用十年建立起精细且利薄的复杂系统并实现盈利,任何破坏现有价格体系和利润模型的行为在它看来都是 “非理性” 的。而阿里和京东作为挑战者,战略需求是不惜一切代价撕开突破口、颠覆现有格局。它们无法在美团制定的 “精细化运营” 规则里获胜,只能用最简单粗暴的资本武器,以 “非理性” 补贴强行改变用户习惯、瓦解商家同盟、冲击在位者根基。
王莆中反复强调的 “体系能力” 和 “零售业复杂性”,是在位者的优势也是思维惯性,挑战者恰恰要用 “反复杂”“反体系” 的野蛮力量,让在位者精密的机器陷入泥沼,被迫用不擅长的方式消耗。更何况,十年前战争目标是成为消费者手机里最受欢迎的线上 “美食广场”,如今已升级为争夺未来十年本地生活 “基础设施层” 的控制权。这好比争夺的不再是建哪个购物中心,而是修建和控制整个城市的 “公路网”,谁控制了 30 分钟万物送达的 “公路网”,谁就主导未来所有商品的即时交易。
面对这个足以影响未来十年增长的巨大奖品,过去基于投入产出比的理性判断已然失效。尽管王莆中淡化其价值,称即时零售只是万亿元市场,远小于电商的二十万亿元,但对于增长见顶的巨头们来说,这是无法放弃的战略要地。
从闪电战到壕堑战的转折
这次访谈可视为战争的转折,但并非走向结束,而是转向 “壕堑战”。京东采取闪电战,抓住美团在社会责任与形象上的薄弱环节迅猛开火;淘宝则是一贯的抢滩登陆策略,纠集大部队不计代价冲锋。与面对抖音时类似,美团的回应是将战争拖入自己更擅长的、比拼体系韧性和消耗效率的壕堑战。
壕堑战的新规则是,胜利不再取决于一次性战术奇袭,而取决于消耗效率和战争机器的强韧性。王莆中在访谈中用近半篇幅论证这点,详细解释美团如何通过更强系统能力将补贴精准投向特定用户和商品,如何用 “到店自取” 模式冲高单量的同时省去高昂履约成本。他宣传 “我们没有花 8 个亿,实际投入远比阿里少”,实则在展示武器库 —— 美团能用远低于对手的成本给市场造成同等甚至更强冲击。这让对手陷入两难:跟进则要以更昂贵低效的方式流血,不跟进则会在市场声量和份额上被彻底压制。
王莆中 “被动应战” 的叙事成了高明策略,一边说 “我们本来不想卷” 塑造和平维护者形象,一边高调宣布 “只有胜利者才能说打仗没有意义” 并用压倒性战报展示肌肉。这是在位者面对挑战的最佳选择,“被动” 姿态抢占道义高地,“主动” 用擅长武器将战争拖入对自己最有利的节奏,逼迫对手在自己设定的规则下进行无法获胜的消耗战。
陷入壕堑战后,指挥官需寻找走出壕堑的路径,这也是王莆中接受访谈的原因。但组织内部存在巨大 “信息迷雾”,7 月 12 日傍晚,美团因监测到淘宝闪购发新一批红包,便以为对方发起大规模攻势而迅速加码迎战。这次 “擦枪走火” 证明,在高度不信任的战场上,信息极易误读,冲突会因惯性自我升级。或许这正是王莆中公开 “喊话” 的深层原因,他试图通过公共渠道直接与对方最高决策层对话,打破冤冤相报的升级循环,希望对手 “关注一下一线的真相,不要被简单的数字蒙蔽了”。
停火时机尚未到来
目前来看,停火时机还未成熟。当继续战争的代价明确高于接受和平的代价时,停战才有可能,而当下天平两端远未平衡。对阿里和京东而言,战略目标是抢占未来十年本地生活 “基础设施层”,面对如此巨大奖品,眼下的亏损仍划算。而且巨大前期投入制造了 “沉没成本” 陷阱,一位阿里人士称 “不持续投入,之前投入的钱就是白花”,此刻停火意味着承认数百亿投资失败。
美团也不能示弱,任何族群头目一旦显露出软弱,窥伺已久的竞争者便会一拥而上。其核心领地和利润来源正被围攻,任何示弱都可能致命,在它的计算里,此刻和平的代价是未来的生存空间。何况这场大战绑定太多商业之外的因素,如王莆中所说 “创始人的创业激情叠加高管的个人意愿”,若外卖大战结束被视为 “创始人” 或 “高管” 的失败,他们就要承担组织压力。
战争难以骤停,又显然不能持续,各方可能都在等待一个台阶。这个台阶可能由内外力量共同搭建:内部是经济上的不可持续,当挑战者发现无法短期内摧毁美团,反而要付出远高于对手的代价时,其内部 “战争时钟” 会比对手更快走向终点,持续巨额亏损会侵蚀核心业务利润,动摇集团继续投入的决心;外部是规则边界的划定,王莆中提到宿迁市场被打成 “焦土”,堂食与外卖价格出现巨大扭曲,这种摧毁行业正常秩序的竞争最可能引发监管介入,当外部规则划定边界,“掀桌子” 的打法就会受限。
当 “无限战争” 的幻想被外部规则的铁笼关住,“有限战争” 的现实又是在效率远低于对手的战场上进行时,重回谈判桌的 “台阶” 才会真正出现。回到最初的问题,美团是否拥有停火权?答案或许是,权力已不属于任何一方,而属于战争本身。当巨大沉没成本让所有参与者不得不承认 “不持续投入,之前投入的钱就是白花”,当在位者坚信 “只有胜利者才能说打仗没有意义”,战争便拥有了自身意志,将所有人裹挟其中。在最后时刻到来前,消费者手机上每一次被补贴驱动的下单,都成了这场战争的一部分 —— 为一方战壕添砖,为另一方炮火加猛。
作者:万向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一篇INFP的广州漂流记:在混沌...10-14
- 吵架的最高境界:当精神分析遇上...10-14
- 国庆假期后市场前瞻:A股开门红...10-14
- 2025诺贝尔化学奖:金属有机框架...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