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购大战第二场:小蓝小红小黄混战,平台策略分化暗藏行业变局

日期:2025-07-14 15:01:26 / 人气:13


7 月第二个周六,“免费奶茶” 冲上微博热搜第一,标志着闪购大战第二场正式开打。当淘宝闪购继续发放 “超级星期六” 188 元大额券包,京东外卖喊出 “每晚 10 万份品质小龙虾 16.18 元请全国人民吃” 的口号时,这场由即时零售引发的电商混战,正呈现出与首场截然不同的格局。平台间的策略分化背后,是对未来十年中国电商生死之战的深层布局。
战场降温:淘宝收缩补贴,行业未现全面对轰
与首场补贴大战的激烈厮杀不同,第二场闪购大战显得颇为平静。淘宝的补贴力度较上周大幅缩减,甚至低于用户预期,有网友在微博晒出淘宝闪购截图疑惑:“是不是我搞错了?请问免费奶茶在哪里?” 评论区粉丝直指:“在美团外卖 APP,置顶了。” 当行业老二和老三都未全力参战时,这场大战显然没有全面铺开。
行业老大美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7 月 12 日 23 点 36 分,单日即时零售订单量达 1.5 亿,环比上周六增长 3000 万,再次巩固了 “即时零售之王” 的地位。而淘宝的策略调整耐人寻味:补贴主要集中在新用户,给予闪购新用户 0 元福利,老用户则需付费 5 - 6 元。这种精准拦截羊毛党的做法,既节省成本又保证订单质量,属于有质量的增长。
淘宝的克制并非无因。经历首场补贴战后,平台已意识到价格对轰的弊端:当老大和老二同时参战,补贴便成了内卷,既带不来用户留存,又徒增成本。上周六淘宝率先发起的补贴突袭,因竞对迅速跟进而未完全实现战略意图。如今转向差异化补贴,正是基于 “有方向的打仗” 原则 —— 不做无意义的价格内卷。
策略博弈:巨头各显神通,角逐即时零售高地
闪购大战的本质,早已超越外卖范畴,成为电商平台未来模式的生死之战。传统电商试图通过即时零售留住用户的即时消费需求,而非餐消费则是必争高地。在这场战役中,三大电商巨头的策略各有侧重:
淘宝将闪购之战视为 “淮海战役”,在内部具有特殊战略意义。作为电商大本营的守护者,淘宝深知此战不能输 —— 若失去即时零售阵地,电商根基将被动摇。其策略是避开无差别补贴,聚焦非餐订单突破,目标直指打破行业纪录。凭借主导打车、共享单车、移动支付三场补贴大战的经验,淘宝更注重用户留存与订单质量,下一次全面补贴大概率瞄准非餐订单 3000 万的里程碑。
京东则选择 “打呆仗”,深耕垂直细分市场。作为底子最薄的参与者,长期大规模补贴对京东不可持续。其策略是聚焦品质外卖,开启四五星酒店战场,从价格战抽身转向高利润率业务,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用户留存。
拼多多已悄悄入局,多多买菜在上海等一线城市自建仓库,计划 8 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以京东秒送和淘宝闪购级别的速度送货上门,旨在快速提升生鲜领域竞争力,加入即时零售三国杀。
抖音虽暂未正式入局,但作为电商第二极,不可能缺席未来之战。然而缺乏配送体系的短板让其只能观望,一度传出收购饿了么的传闻,却迟迟未有实质性动作,在即时零售赛道暂时处于 “干着急” 状态。
生态影响:平台、商家、用户的 “甜蜜烦恼”
这场消费狂欢卷入了平台、商家、用户和骑手四方,看似形成 “四赢” 局面,实则各有隐忧:
平台收获订单新高,但补贴成本高企。行业老大单日 1.5 亿订单的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淘宝通过精准补贴控制成本,却面临用户对 “免费奶茶” 的期待落差。
商家迎来爆单潮,运营压力陡增。上海茶饮品牌沪上阿姨因 12 周年节点和补贴活动订单激增,服务员不得不让用户自助取餐;喜茶门店打单机热到冒烟,5 分钟涌入百单导致被迫暂停接单,80 分钟的等餐时长让骑手和用户都苦不堪言。有店长直言:“一直开平台订单,明天员工就全离职了。” 爆单带来的不仅是业绩,还有人力调配与服务质量的考验。
用户享受时代红利,陷入 “甜蜜的负担”。有用户晒出 17 张 0 元到店券和 18 张外卖券,堪称 “羊毛党胜利”。但低价福利也引发哭笑不得的场景:有用户花 1.4 元点两杯喜茶(含配送费),骑手等待 80 分钟后无奈劝客户取消订单。在减肥与奶茶的抉择中,年轻人纷纷选择 “先薅红利,再谈减肥”。
骑手收入暴涨,却面临极端忙碌。上海最牛骑手单日跑单 400 多单,按均价 5 元计算收入超 2000 元,但等待取餐的漫长时间让不少骑手陷入两难 —— 取消订单影响收入,继续等待则耽误其他订单。众包骑手小夫妻因等餐超时劝客户取消的案例,正是骑手群体 “甜蜜烦恼” 的缩影。
未来走向:组织力与魄力决定终局
闪购大战既是计算题,更是选择题,考验着巨头的组织力与魄力。淘宝的定力源于 “帮助决策成为最正确决定” 的文化基因;京东的克制是基于自身实力的理性选择;拼多多的入局则让战局更趋复杂。
历史总是相似,上次补贴大战的遗物 OFO 小黄车已在路边破败,而这次大战催生的 “奶茶脂肪” 能否历久弥新?当补贴褪去,用户留存与生态健康将决定谁能笑到最后。对于消费者而言,肥可以慢慢减,但时代红利不常有;对于平台而言,这场即时零售的未来之战,输家或将成为 “下一个某度”,而赢家将定义中国电商的下一个十年。

作者:万向娱乐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万向娱乐 版权所有